联系我们

维格罗斯(山东)发展有限公司

电话(传真):0531-55558297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3355316697

邮  编:250024
邮  箱:sdwgls@163.com
地  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28988号
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移动DR设备在床边摄影时,如何优化机头朝向和距离以减少周围人员照射?

移动DR设备在床边摄影时,如何优化机头朝向和距离以减少周围人员照射?

时间:2025-04-03  来源:格硕医   浏览次数: 16 次

在床边摄影(如ICU、急诊或病房)使用移动DR设备时,由于环境开放、屏蔽设施有限,优化机头朝向和距离是减少周围人员(医护人员、患者家属及其他患者)意外照射的关键措施。以下是具体优化策略:

1. 机头朝向优化原则
(1)遵循“屏蔽优先”方向
- 背对人群:将X射线管机头朝向墙壁或无人区域(如窗户、走廊尽头),避免直射人员密集区。
- 示例:若病床一侧靠墙,机头朝向墙壁;另一侧为病房通道,则避免机头对准通道。
- 利用现有屏蔽物:若病房有铅屏风或可移动防护板,将机头对准屏蔽物方向,即使散射也优先被阻挡。

(2)避免“反向散射”风险
- 远离金属物体:机头避免正对病床金属护栏、输液架等,以减少反向散射增加周围剂量。
- 注意天花板/地板:若病房层高较低,避免机头垂直向上(可能散射至上层空间)或向下(散射至楼下)。

2. 距离控制策略
(1)最大化“距离防护”
- X射线管与操作者的距离:
- 操作人员应站在 **X射线管后方(射线束方向的反向延长线区域,剂量最低),并尽量保持 **≥2米** 的距离(剂量率随距离平方反比下降)。
- 注意:避免站在患者与探测器之间(可能成为散射体)。
- 无关人员撤离:清空以患者为中心 **至少2米半径** 内的非必要人员,尤其避免在射线束方向停留。

(2)患者与探测器的距离
-探测器紧贴患者:减少射线穿透患者后的散射范围,同时降低所需mAs(剂量)。
-避免空气间隙:探测器未贴紧会导致重复曝光,增加总剂量。

3. 操作流程优化
(1)预先规划拍摄路径
- 环境评估:进入病房前观察人员分布、屏蔽物位置,快速确定最佳机头朝向。
- 沟通警示:明确告知在场人员“射线方向”并要求避开(如:“请站到病床另一侧”)。

(2)技术参数配合
- 低剂量模式:使用移动DR的“低剂量”预设(如儿科模式),或手动调低mAs。
- 准直器调整:严格限制照射野至探测器大小,避免多余射线溢出。

(3)快速撤离
- 延迟启动:按下曝光按钮前,确认操作者已退至安全距离(或使用远程触发),其他人员背向射线离开。

4. 特殊情况处理
- 无法避开的陪护人员:
- 要求其穿戴铅围裙、铅围脖,并站在机头相反方向。
- 优先保护甲状腺、性腺等敏感器官。
- 拥挤空间(如ICU):
- 协调其他病床暂时拉帘隔离,或请求临时清场。
- 使用移动铅屏风(如有)阻挡散射。

5. 监测与反馈
- 实时剂量监测:若设备配备剂量报警功能,设置阈值提醒超限照射。
- 事后复盘:记录照射方向、周围人员位置,分析可改进点(如是否需增加移动屏蔽设备)。

关键总结
- 朝向:机头→无人区/墙壁;操作者→机头后方。
- 距离:操作者≥2米;无关人员≥2米撤离。
- 辅助措施:铅防护用具+准直器优化+低剂量技术。

通过严格遵循这些原则,可显著降低移动DR在开放环境中的辐射风险,同时兼顾拍摄效率。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28988号  电话:0531-55558297  13355316697  传真:0531-55558297

版权所有:格硕医    技术支持:康美科技     登录